2'-脱氧-3',2-氢尿苷是嘌呤核苷类似物。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靶向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一过程中的抗癌机制依赖于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等[1]。
8-叠氮-ADP(二钠)是线粒体腺嘌呤核苷酸易位的共价结合抑制剂。8-叠氮-ADP(二钠)在光依赖反应中引起腺嘌呤核苷酸交换的不可逆抑制。8-叠氮-ADP(二钠)抑制正常状态4→ 3 ADP诱导的线粒体呼吸转换[1]。
Daun02是拓扑异构酶抑制剂Daunorubicin的前药。
CFI-400945 free base 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可口服的 PLK4 抑制剂,Ki 和 IC50 值分别为 0.26 nM 和 2.8 nM。
棕榈酸-13C16钠是13C标记的棕榈酸钠。棕榈酸钠是一种长链饱和脂肪酸,常见于动物和植物中。棕榈酸钠可诱导小鼠颗粒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1][2]。
CDDD2-94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CDK4抑制剂,Ki为2 nM,对CDK4的选择性是CDK6的140倍以上(Ki=279 nM)。CDDD2-94对CDK家族的其他成员无效,在1uM处对369种人类激酶表现出高度选择性,具有极高选择性的CLK、DYRKs和MYLK4是唯一潜在靶向的激酶。CDDD2-94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选择性的CDK4抑制剂。CDDD2-94对MV4-11和MDA-MB-453细胞株具有抗增殖活性,GI50分别为0.107和0.325μm。CDDD2-94抑制MDA-MB-453细胞中S780磷酸化Rb(pRb(S780))并降低Rb1和E2F靶基因的转录。CDDD2-94在临床前OC异种移植模型中耐受性良好且有效,CDDD2-94对骨髓的安全性优于帕博昔布。
2'-脱氧-β-L-尿苷是核苷类似物,是病毒酶的特异性底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胸苷激酶(TK)没有立体特异性。2′-脱氧-β-L-尿苷通过5′-三磷酸与病毒D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发挥抗病毒活性[1][2]。
Kif15-IN-2 是一种驱动蛋白 Kif15 的抑制剂,主要用于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研究。
3-去扎尿苷(NSC 126849)是尿苷类似物。3-去氮尿苷竞争性地抑制胞苷三磷酸合酶以抑制胞苷-5'-三磷酸的生物合成。3-去扎尿苷与几种抗肿瘤药物协同作用,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1]。
3'-Azido-3'-deoxy-5-fluorocytidine (Compound 12) 是一种胞苷衍生物。
氨基苯磺酸auristatin E是ADC的药物连接物结合物,通过使用auristatin E(一种细胞毒性微管蛋白调节剂),通过ADC连接物氨基苯磺酸连接,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1]。
Berberine sulfate 是一种天然生物碱,可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抗氧化、抗炎的效果。
HDAC6/8/BRPF1-IN-1是HDAC6/8和溴代多巴胺和PHD指状蛋白1(BRPF1)的双重抑制剂。HDAC6/8/BRPF1-IN-1对HDAC1、HDAC6和HDAC8具有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797nM、344nM和908nM。HDAC6/8/BRPF1-IN-1对BRPF1具有抑制活性,Kd值为175.2 nM。HDAC6/8/BRPF1-IN-1可用于癌症研究[1]。
Tubulin inhibitor 1 是 tubulin 抑制剂,靶作用于秋水仙素结合位点,抑制微管蛋白聚集。Tubulin inhibitor 1 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导致细胞 G2/M 期有丝分裂停滞,诱导细胞凋亡。
L-肌苷是肌苷(HY-N0092)的L-构型。肌苷是腺苷分解代谢产生的内源性嘌呤核苷。肌苷具有抗炎、抗伤害、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作用[1][2]。
Cyclothialidine ( Ro 09-1437) 是从菲律宾链霉菌 NR0484 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有效的 DNA gyrase 抑制剂。
3'-氨基-3'-脱氧-5-氟尿苷是嘌呤核苷类似物。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靶向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一过程中的抗癌机制依赖于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等[1]。
2-脱氧-2'-脱氧-5'-(4,4'-二甲氧基三丁基)尿苷是嘌呤核苷类似物。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靶向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一过程中的抗癌机制依赖于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等[1]。
3',5'-二-O-乙酰基-2'-O-甲基-6-氯-2-氨基嘌呤核苷是嘌呤核苷类似物。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靶向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一过程中的抗癌机制依赖于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等[1]。
2',3'-二-O-乙酰基-8-苄氧基-3'-脱氧鸟苷是嘌呤核苷类似物。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靶向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一过程中的抗癌机制依赖于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等[1]。
瑞夫定是含SET结构域的蛋白质8(SETD8)的有效抑制剂,IC50为0.5µM,并在体外抑制H4K20的单甲基化[1]。瑞夫定还以6.0μM的IC50抑制CDK4,并对一系列人类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2]。
Melflufen (Melphalan flufenamide),Melphalan 的一种二肽前体药物,是一种烷基化剂。Melflufen 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并抑制血管生成。Melflufen 对骨髓瘤细胞 DNA 不可逆损伤及细胞毒作用。
三甲氧基葡萄糖醛酸盐(NSC 352122)是一种叶酸拮抗剂。三甲氧基葡萄糖醛酸盐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阻止嘌呤核苷酸和胸苷酸的合成而影响DNA和RNA合成。葡萄糖醛酸三甲氧酯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1]。
Y-33075 是一种有效的 ROCK 抑制剂,源于 Y-27632,但活性更强,IC50 值 3.6 nM。
5-氨基水杨酸-13C6是13C标记的5-氨基水杨酸[1]。5-氨基水杨酸(美沙拉嗪)作为一种特异性PPARγ激动剂,还抑制p21活化激酶1(PAK1)和NF-κB[2][3][4]。
HDACs/mTOR Inhibitor 1 是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 (HDAC) 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 (mTOR) 的双重抑制剂,有望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其对 HDAC1、HDAC6、mTOR 和 PI3Kα 的IC50 值分别为 0.19 nM、1.8 nM、1.2 nM 和 >500 nM。HDACs/mTOR Inhibitor 1 能够引起G0/G1 期的细胞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体内毒性较低。
3'-脱氧-3'-氟-5-甲基尿苷是嘌呤核苷类似物。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靶向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一过程中的抗癌机制依赖于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等[1]。
KIF18A-IN-1是从专利WO2021026098A1实例100-13中提取的有丝分裂驱动蛋白KIF18A抑制剂。KIF18A-IN-1具有抗肿瘤活性[1]。
5-乙基胞苷是一种胞苷类似物。胞苷类似物具有抑制DNA甲基转移酶的机制(如Zebularine,HY-13420),并具有潜在的抗代谢和抗肿瘤活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