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phthohydroxamic acid (Compound 2)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 HDAC8 抑制剂,IC50 为 14 μM。1-Naphthohydroxamic acid 对 HDAC8 的选择性高于 I 类 HDAC1 和 II 类 HDAC6 (IC50 >100 μM)。1-Naphthohydroxamic acid 不会增加整体组蛋白 H4 的乙酰化,也不会降低总细胞内 HDAC 的活性。1-Naphthohydroxamic acid 可诱导微管蛋白乙酰化。
DKFZ-748是一种选择性HDAC10抑制剂(pIC50=7.66),具有抗肿瘤活性[1]。
JMJD3/HDAC-IN-1 (compound A5b) 是一种双重抑制剂,靶向含 Jumonji 结构域蛋白去甲基酶 3 (JMJD3) 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ADC1,IC50=16 nM)。JMJD3/HDAC-IN-1 促进组蛋白 H3K27 的高甲基化和 H3K9 的高乙酰化,还裂解 caspase-7 和 PARP 诱导细胞凋亡 (apoptosis)。JMJD3/HDAC-IN-1 可有效抑制癌细胞克隆、迁移和侵袭。
Ricolinostat (ACY-1215) 是一种有效,选择性的 HDAC6 抑制剂,IC50 为 5 nM。ACY-1215 也可抑制 HDAC1,HDAC2 和 HDAC3,IC50 分别为 58,48 和 51 nM。
MPT0E028 是一种口服有效的,选择性 HDAC 抑制剂,对 HDAC1,HDAC2 和 HDAC6 的 IC50 分别为 53.0 nM,106.2 nM,29.5 nM。MPT0E028 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降低 B 细胞淋巴瘤的活力,同时具有有效的直接 Akt 靶向能力,降低 B 细胞淋巴瘤中的 Akt 磷酸化。MPT0E028 具有良好的抗癌能力。
HDAC-IN-56((S)-17b)是一种口服活性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HDAC1、HDAC2、HDAC3和HDAC4-11的IC50值分别为56.0±6.0、90.0±5.9、422.2±105.1和>10000 nM。HDAC-IN-56具有强大的抑制活性,同时强烈增加细胞内乙酰组蛋白H3和P21的水平,并有效诱导G1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HDAC-IN-56具有抗肿瘤活性[1]。
SP-2-225 是一种选择性的 HDAC6 抑制剂。SP-2-225 增强交叉呈递给 T 细胞的癌症相关抗原以及巨噬细胞抗原的产生。SP-2-225 减少同基因 SM1 黑色素瘤模型中的肿瘤体积。
SZUH280是一种有效和选择性的PROTAC HDAC8降解剂,在A549细胞中的DC50为0.58μ。SZUH280诱导癌症细胞凋亡。SZUH280阻碍癌症细胞的DNA损伤修复,促进细胞放射增敏[1]。
c-Met/HDAC-IN-3(化合物15f)是一种双c-mets和HDAC抑制剂,其对c-Met和HDAC1的IC50值分别为12.50 nM和26.97 nM。c-Met/HDAC-IN-3诱导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1]。
Marein 通过减少对线粒体功能的损害和 AMPK 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Marein 通过 CaMKK/AMPK/GLUT1 促进葡萄糖摄取,通过 IRS/Akt/GSK-3β 增加糖原合成,并通过 Akt/FoxO1 减少糖异生,从而改善 HepG2 细胞中高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Marein 是一种 HDAC 抑制剂,IC50 为 100 µM。Marein 具有有益的抗氧化,降压,降血脂和抗糖尿病作用。
茶碱(1,3-二甲基黄嘌呤)甘氨酸钠是一种有效的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腺苷受体拮抗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激活剂。茶碱甘氨酸钠抑制PDE3活性以松弛气道平滑肌。茶碱甘氨酸钠通过增加IL-10和抑制NF-κB进入细胞核而具有抗炎活性。茶碱和甘氨酸钠诱导细胞凋亡。茶碱甘氨酸钠可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1][2][3][4][5]。
HDAC6/8/BRPF1-IN-1是HDAC6/8和溴代多巴胺和PHD指状蛋白1(BRPF1)的双重抑制剂。HDAC6/8/BRPF1-IN-1对HDAC1、HDAC6和HDAC8具有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797nM、344nM和908nM。HDAC6/8/BRPF1-IN-1对BRPF1具有抑制活性,Kd值为175.2 nM。HDAC6/8/BRPF1-IN-1可用于癌症研究[1]。
HDAC-IN-46(化合物12c)是一种有效的HDAC抑制剂,HDAC1和HDAC6的IC50值分别为0.21μM和0.021μM。HDAC-IN-46上调MDA-MB-231细胞中的p-p38,下调Bcl-xL和细胞周期蛋白D1。HDAC-IN-46诱导显著的G2期阻滞和凋亡。HDAC-IN-46可用于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1]。
BRD6688是一种选择性HDAC2抑制剂。BRD6688增加原代小鼠神经元细胞中的H4K12和H3K9组蛋白乙酰化。在CK-p25小鼠模型中,BRD6688穿过血脑屏障,拯救与p25诱导的神经退行性变相关的记忆缺陷[1]。
JNJ-16241199 是一种具有口服活性的选择性 hydroxamate-based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抑制剂,对 HDAC 1 和 HDAC8 的IC50 分别为 3.3 nM 和 23 nM。JNJ-16241199 诱导组蛋白 3 乙酰化,并显著上调 A2780 卵巢癌细胞中 p21waf1, cip1 的表达。JNJ-16241199 诱导细胞凋亡 (cell apoptosis),并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显示抗癌活性。JNJ-16241199 可用于癌症研究。
HDAC6-IN-21 (compound 13) 是一种不可逆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6 (histonedeacetylase 6(HDAC6)) 抑制剂。
Vorinostat 是一种有效的,可口服的 HDAC1,HDAC2,HDAC3 (Class I),HDAC7 (Class II) 和 Class IV (HDAC11) 的抑制剂,对 HDAC1/3 的 ID50 值分别为 10 nM 和 20 nM。
Entinostat 选择性,可口服的 HDAC class I 抑制剂,抑制 HDAC1,HDAC2 和 HDAC3 的 IC50 分别为 243 nM,453 nM 和 248 nM。
HDAC-IN-41(化合物7c)是一种选择性、口服活性I类HDAC抑制剂,其IC50值分别为0.62、1.46和0.62μM,对HDAC1、HDAC2和HDAC3有效。HDAC-IN-41无释放活性[1]。
HDAC3-IN-1(化合物5)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HDAC3抑制剂,IC50为5.96 nM【1】。
HDAC1/2和CDK2-IN-1(化合物14d)是一种有效的HDAC1、HDAC2和CDK2双重抑制剂,IC50值分别为70.7、23.1和0.80μM。HDAC1/2和CDK2-IN-1可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HDAC1/2和CDK2-IN-1具有理想的体内抗肿瘤活性[1]。
JPS035是一种以苯甲酰胺为基础的冯·希佩尔·林道(VHL)E3连接酶,以嵌合体(PROTAC)为靶点进行蛋白质水解。JPS035降解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JPS035是有效的HDAC1/2降解剂,与HCT116细胞中更大的总差异表达基因和增强的凋亡相关[1]。
HDAC-IN-28是一种新型的HDAC抑制剂,具有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有效活性
CG347B 是一种选择性的 HDAC6 抑制剂。
MOCPAC是HDAC1特异性底物[1]。
MC2590是一种有效的含吡啶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MC2590是HDAC1-3、−6、−8和−10的抑制剂(I/IIb类选择性抑制剂),ic50分别为0.098μM、0.156μM、0.039μM、0.015μM、0.047μM和0.071μM。MC2590还抑制HDAC亚型HDAC4(IC50=2.73μM)、HDAC5(IC50=1.35μM),HDAC7(IC50=20.06μM)和HDAC9(IC50+2.79μM)以及HDAC11(IC50=3.98μM)。MC2625诱导G2/M细胞周期阻滞,并调节促凋亡和抗凋亡微RNA以诱导凋亡[1]。
去乙酰化酶((-)-Depdecin)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可以从真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1][2]中分离出德普定素。
Nullscript是Scriptaid的负控件。Nullscript是已知的Scriptaid的非活动类似物[1]。Scriptaid是一种典型的HDAC抑制剂[2]。Nullscript抑制隐孢子虫(C.parvum)生长,IC50值为2.1μM【3】。
JPS036是一种以苯甲酰胺为基础的冯·希佩尔·林道(VHL)E3连接酶,以嵌合体(PROTAC)为靶点进行蛋白质水解。JPS036降解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JPS036是有效的HDAC1/2降解剂,与HCT116细胞中更大的总差异表达基因和增强的凋亡相关[1]。
丙戊酸(VPA)钠(2:1)是一种口服活性HDAC抑制剂,IC50在0.5和2 mM范围内,还抑制HDAC1(IC50,400μM),并诱导HDAC2的蛋白酶体降解。丙戊酸钠(2∶1)激活Notch1信号并抑制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的增殖。丙戊酸钠(2:1)用于治疗癫痫、双相情感障碍、代谢疾病、HIV感染和偏头痛[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