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ucumab(REGN 2176)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是PDGF抑制剂。Rinucumab(REGN 2176)可用于研究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
2-Quinizarinfascia (Compound 15) 是一种葡萄糖摄取抑制剂,50 μM 时的抑制率为 24.9%。
雷扎托明(AGN-203818)是一种强效、选择性的α2-AR激动剂。雷扎托明可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神经性疼痛研究[1]。
GDP-α-D-mannose disodium 是甘露糖基转移酶的供体底物,是 GDP-β-L-fucose 的前体。GDP-α-D-mannose disodium 对 GTP 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Ki 为 14.7 μM),对 mannose-1-P 具有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Ki 为 115 μM)。
PF-4618433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 PYK2 抑制剂,IC50 值为 637 nM。PF-4618433 可能适用于研究骨质疏松症,颅面和阑尾骨骼缺损以及靶向骨再生。
VD3-D6(Vitamin D3-26,26,26,27,27,27-d6)是维生素D3的氘化形式,可作为人血清中维生素D3代谢物测定工具。
Pioglitazone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 PPARγ 激动剂,高亲和力结合到 PPARγ 配体结合域。作用于人和鼠 PPARγ,EC50 分别为 0.93 和 0.99 μM。
Petunidin-3-O-glucoside chloride 是从菜心种子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 (antioxidant) 活性。
CP-91149 是 GP (糖原磷酸化酶) 的抑制剂。CP-91149 促进糖原的重新合成,但不导致糖原的过度积累。CP-91149 有用于2型糖尿病研究的潜能。
奈多西兰(DCR-PHXC)是一种针对乳酸脱氢酶(LDH)的RNA干扰(RNAi)。奈多西兰是治疗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伴终末期肾病(ESRD)的有效药物。Nedosiran是一种GalNAc-dsRNA结合物[1][2][3]。
Calcifediol(25-hydroxy Vitamin D3)是由维生素D3在肝中经羟基化后得到的前激素。
Ranitidine(Zantac)是组胺H2-受体拮抗剂,IC50为3.3uM。
Sinbaglustat(OGT2378)是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和非溶酶体葡萄糖神经酰胺酶(GBA2)的双重抑制剂。Sinbaglustat是一种口服N-烷基亚氨基糖,可穿过血脑屏障。Sinbaglustat可用于研究与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1][2]。
S-Allyl-L-cysteine 是一种在大蒜中发现的有机硫化物,拥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神经营养活性,抗癌活性,抗炎活性等。
PCSK9调制器-3(化合物13)是PCSK9的有效调制器,EC50值为2.46 nM。PCSK9是最近确认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靶点。PCSK9调节剂-3具有研究高脂血症的潜力[1]。
Amarogentin 是一种裂环烯醚萜苷,主要从 Swertia 和 Gentiana 根中提取。Amarogentin 表现出许多生物学效应,包括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糖尿病活性。 Amarogentin 具有保肝和免疫调节作用。Amarogentin 促进细胞凋亡,阻止 G2/M 细胞周期和下调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Amarogentin 通过激活 AMPK 发挥有益的血管代谢作用。
GLP-1R调节剂C5是一种变构调节剂,通过跨膜位点(EC50 1.59±0.53μM)增强GLP-1与GLP-1R的结合。
3-Hydroxy-4-aminopyridine 是一种内源性代谢产物。
Secretin (28-54), human 是由 27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作用于分泌素受体 (secretin receptor)。
灵芝类脂F是一种高度氧化的毛甾烷三萜,来自灵芝,可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质积聚。灵芝多糖F可用于肥胖的研究[1]。
Hepcidin-25(人)醋酸盐是一种铁代谢调节剂。Hepcidin-25(人)醋酸盐通过调节铁介导的氧化剂损伤显示出抗炎和抗菌活性[1]。
hACC2-IN-1是一种有效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C2)抑制剂,IC50值为2.5μM(hACC2)。hACC2-IN-1可用于肥胖研究[1]。
GLX351322 是一种 NADPH 氧化酶 4 (NADPH oxidase 4) 抑制剂,在 NOX4 过表达的细胞中,抑制过氧化氢的产生,IC50 值为 5 μ M。
Maohuoside A,一种从 E. koreanum 中分离出的单一化合物,可有效促进成骨作用。Maohuoside A 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和 MAPK 信号通路增强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