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霉素结构式
|
常用名 | 嘌呤霉素 | 英文名 | PUROMYCIN |
|---|---|---|---|---|
| CAS号 | 53-79-2 | 分子量 | 471.510 | |
| 密度 | 1.5±0.1 g/cm3 | 沸点 | N/A | |
| 分子式 | C22H29N7O5 | 熔点 | 175.5-177ºC | |
| MSDS | N/A | 闪点 | N/A |
嘌呤霉素用途Puromycin 是从细菌链霉菌中分离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它是一种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
| 中文名 | 嘌呤霉素 |
|---|---|
| 英文名 | puromycin |
| 英文别名 | 更多 |
| 描述 | Puromycin 是从细菌链霉菌中分离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它是一种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
|---|---|
| 相关类别 | |
| 体外研究 | 嘌呤霉素在氨酰基-sRNA形成后阻断蛋白质合成,同时它导致小肽的积累。这两种效应似乎都是由于核糖体结合的肽基-sRNA的分裂,导致不完整肽链的释放[1]。嘌呤霉素是氨酰基-tRNA的3'末端的类似物,通过与生长的多肽链非特异性连接而导致翻译过早终止。嘌呤霉素具有两种抑制作用模式。第一种是通过作为受体底物,其攻击P位点中的肽基-tRNA以形成新生肽。第二种是通过与氨酰基-tRNA竞争结合A'位点[2]。当以最小量使用时,嘌呤霉素掺入新合成的蛋白质直接反映体外mRNA翻译的速率。嘌呤霉素免疫检测是放射性氨基酸标记的有利替代方案。它允许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直接评估单细胞中的翻译活性,并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直接评估异质细胞群[3]。 |
| 参考文献 |
| 密度 | 1.5±0.1 g/cm3 |
|---|---|
| 熔点 | 175.5-177ºC |
| 分子式 | C22H29N7O5 |
| 分子量 | 471.510 |
| 精确质量 | 471.223022 |
| PSA | 160.88000 |
| LogP | 0.93 |
| 折射率 | 1.701 |
| 储存条件 |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3249 |
|---|---|
| 包装等级 | III |
| 危险类别 | 6.1(b) |
| PUROMYCIN |
| p-638 |
| Stylomycin |
| L-3'-(a-Amino-p-methoxyhydrocinnamamido)-3'-deoxy-N,N-dimethyladenosine |
| 3123l |
| (S)-3'-[[2-Amino-3-(4-methoxyphenyl)-1-oxopropyl]amino]-3'-deoxy-N,N-dimethyladenosine |
| puromycinum [INN_la] |
| 1-mm |
| 6-Dimethylamino-9-[3-deoxy-3-(p-methoxy-L-phenylalanylamino)-b-D-ribofuranosyl]-b-purine |
| cl13,900 |
| 3'-{(E)-[(2S)-2-Amino-1-hydroxy-3-(4-methoxyphenyl)propylidene]amino}-3'-deoxy-N,N-dimethyladenosine |
| 3123-L |
| 3'-(a-Amino-p-methoxyhydrocinnamamido)-3'-deoxy-N,N-dimethyladenosine |
| Stillomycin |
| achromycin |
| Adenosine, 3'-[[(1E,2S)-2-amino-1-hydroxy-3-(4-methoxyphenyl)propylidene]amino]-3'-deoxy-N,N-dimethyl- |
| Adenosine, 3'-[[(2S)-2-amino-3-(4-methoxyphenyl)-1-oxopropyl]amino]-3'-deoxy-N,N-dimethyl- |
| 3'-Deoxy-N,N-dimethyl-3'-[(O-methyl-L-tyrosyl)amino]adenos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