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铜

更新时间:2024-01-08 18:03:07

氧化亚铜结构式
氧化亚铜结构式
品牌特惠专场
常用名 氧化亚铜 英文名 Cuprous oxide
CAS号 1317-39-1 分子量 143.091
密度 6 g/mL at 25 °C(lit.) 沸点 1800 °C
分子式 Cu2O 熔点 1232 °C
MSDS 中文版 美版 闪点 1800°C
符号 GHS07 GHS09
GHS07, GHS09
信号词 Warning

 氧化亚铜用途


【用途一】
用作船底涂料、农药杀菌剂、釉药,用于氧化亚铜整流器、光电池、电镀以及生产铜盐等
【用途二】
用作分析试剂、杀菌剂
【用途三】
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用来杀死低级海生动物),杀虫剂,以及各种铜盐、分析试剂、红色玻璃。还用于电器工业中的整流电镀。也用作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
【用途四】
氧化亚铜
【1317-39-1】
用于制备船底防污漆,以杀死低级海生动物,对水平线以下的船体和船底起保护作用。用作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红色玻璃的染色剂。还用作有机硅树酯生产中,一氯甲烷与硅粉的加氢合成的催化剂。另外,还用于制造各种铜盐、分析试剂、杀菌剂以及在电器工业中用于整流电镀。
【用途五】
测定偶氮化合物中的氮时作还原剂,红色釉彩,电镀,杀菌剂,红色玻璃,船底油漆,植物种子杀菌,催化剂。
更多

 氧化亚铜名称

中文名 氧化亚铜
英文名 cuprous oxide
中文别名 一氧化二铜 | 靠山 | 红色氧化铜
英文别名 更多

 氧化亚铜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6 g/mL at 25 °C(lit.)
沸点 1800 °C
熔点 1232 °C
分子式 Cu2O
分子量 143.091
闪点 1800°C
精确质量 141.854111
外观性状 红色-棕色粉末
折射率 2.705
储存条件

1.贮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不得与氧化剂混放。容器必须密封,防止与空气接触变成氧化铜而降低使用价值。不可与强酸、强碱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

2.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稳定性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水分/潮湿、空气. 2.不遇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铜盐。在空气中会迅速变蓝。能溶于浓碱、三氯化铁等溶液中。剧毒! 3.氧化亚铜在干燥的空气中虽然稳定,但在湿空气中会慢慢氧化,生成氧化铜,故可作为除氧剂使用;另外,用还原剂容易使其还原为金属铜。氧化亚铜不溶于水,与氨水溶液、浓氢卤酸形成络合物而溶解,极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
水溶解性 practically insoluble
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141.854117 Da

8、标称质量:142 Da

9、平均质量:143.0914 Da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

7.重原子数量: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3

更多

1. 性状:红色或暗红色八面立方晶系结晶性粉末。在空气中会迅速变蓝,在湿空气中逐渐氧化成黑色氧化铜。

2. 密度(g/mL,25/4℃): 6.0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4.9

4. 熔点(ºC):1235

5. 沸点(ºC,常压):1800

6. 折射率: 2.705

7. 闪点(ºC): 1800

8.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盐酸、氯化铵、氨水,微溶于硝酸。溶于盐酸生成白色氯化亚铜结晶粉末。遇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铜盐。在空气中会迅速变蓝。能溶于浓碱、三氯化铁等溶液中。

 氧化亚铜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亚铜
化学品英文名称: Copper(Ⅰ)oxide;Cuprous ox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317-39-1
分子式: Cu2O
分子量: 143.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氧化亚铜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会中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铜铸造热。长期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及粘膜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浓过氧甲酸发生爆炸性反应。与铝加热时发生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不燃。火场周围可刑的灭火介质。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装入备用袋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1mg(Cu)/m3(尘),0.2mg/m3(烟) 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暗红色或橙黄色粉末。
pH:
熔点(℃): 1235
沸点(℃): 1800(-O2)
相对密度(水=1): 6.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u2O
分子量: 143.08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醇,溶于液氨。
主要用途: 用作玻璃、陶瓷的红色颜料,农作物的杀菌剂和整流器的材料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氧化剂、潮湿空气。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470mg/kg(大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氧化亚铜毒性和生态

氧化亚铜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小鼠口经LD50:470mg/kg;小鼠腹经LD50:380mg/kg;本品粉尘在空气中含量达到0.22~14mg/m3时,工作1~2h后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无力、咽和结膜发红、恶心、肌肉痛、有时呕吐和腹泻、疲乏、体温升高。一天以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仍无力,头痛,眩晕,脉数加快,淋巴细胞增多。慢性中毒表现为:接触铜化合物的工人的局部皮肤、头发及眼结膜有时变成浅黄绿色或黑绿色,齿龈上有暗红色或绛红色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粉尘刺激眼睛,并引起角膜溃疡。

氧化亚铜生态学数据:

水危害级别3:对水是极其危害的,即使是少量产品渗入地下也会对饮用水造成危害,若无政府许可勿将产品排入周围环境。对水中有机物有剧毒和危害。

氧化亚铜毒性英文版

 氧化亚铜安全信息

符号 GHS07 GHS09
GHS07, GHS09
信号词 Warning
危害声明 H302 + H332-H319-H410
警示性声明 P261-P301 + P312 + P330-P305 + P351 + P338
个人防护装备 dust mask type N95 (US);Eyeshields;Faceshields;Gloves
危害码 (欧洲) Xn:Harmful
风险声明 (欧洲) R22;R50/53
安全声明 (欧洲) S22-S60-S61-S16-S7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3077 9/PG 3
WGK德国 3
RTECS号 GL8050000
包装等级 III
危险类别 9.0

 氧化亚铜制备

1.干法铜粉经除杂质后与氧化铜混合,送入煅烧炉内加热到800~900℃煅烧成氧化亚铜。取出后,用磁铁吸去机械杂质,再粉碎至325目,制得氧化亚铜成品。如果采用硫酸铜为原料,则先用铁将硫酸铜中的铜还原出来,以后的反应步骤与以铜粉为原料法相同。 1317-39-1 preparation 2.葡萄糖还原法将硫酸铜溶液与葡萄糖混合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经过滤、漂洗、烘干粉碎制得氧化亚铜产品。 1317-39-1 preparation 3.电解法在铁制壳体内衬聚氯乙烯的电解槽中,以浇铸铜板作阳极,紫铜板作阴极,用铬酸钾作添加剂,食盐溶液作电解液,其中含氯化钠为290~310g/L、铬酸钾为0.3~0.5g/L、温度70~90 ℃、PH8~12、电流密度1500 A/m2的条件下进行电解,生成氧化亚铜,经沉淀分离、漂洗、过滤、干燥制得氧化亚铜。 1317-39-1 preparation 4.肼还原法。将3~5mL 20%的肼水溶液倒入50mL高浓度乙酸铜水溶液中,使二价的铜离子还原。溶液最初变为绿色,并产生氮气,放置一段时间后则沉淀出黄色至橙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用水、乙醇和乙醚洗涤。因为过量的肼可使氧化亚铜进一步还原为金属铜,所以肼的用量不宜过量。 5.菲林溶液的葡萄糖还原合成法。将50g五水合硫酸铜和75g酒石酸钾钠分别溶解于200mL冷水中,在溶液冷至室温时将二者混合。另将75g氢氧化钠溶解在200mL水中,配制成碱溶液。在搅拌混合溶液的情况下,缓慢地加入碱溶液,要小心地保持溶液温度,不使该溶液的温度上升,让溶液变成深蓝色。将这个二价铜盐溶液加热煮沸,并添加10%的葡萄糖溶液直至蓝色消失,析出红色的氧化亚铜。然后将其放到1L的冷水中,静置约15min后,弃去上层澄清液;再加水搅拌,倾析后,用布氏漏斗过滤;沉淀物用15mL清水洗涤两次,接着用乙醇洗涤三次,最后在空气浴中干燥。 6.金属铜的直接氧化法。用铂丝将金属铜吊在竖式管状电炉中,在含1%(体积分数)氧的氮气氛中,于1000℃加热24h则得氧化亚铜。或将金属铜和氧化铜的化学计算量混合物封闭于真空管中,在1000℃加热5h使其反应而得到氧化亚铜。 7. 制法 将硫酸铜溶解在热水中,并加入理论量药用葡萄糖搅拌溶解,滤去不溶物,得到完全透明滤液,加入透明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迅速加热到35℃左右 ( 不得超过40℃)进行还原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1317-39-1 preparation 反应结束后 ( 上层溶液呈浅蓝色或有细小灰绿色悬浮物) ,静置使沉淀完全,分出上层清液,用60~70℃的热水洗涤沉淀至无SO 2 4- ,再用无水乙醇溶液洗涤,甩干,不时搅拌,于室温下干燥。 ② 将10份铜粉和12.5份氧化铜的混合物在100℃下真空加热5h,制得氧化亚铜。其化学反应如下: 1317-39-1 preparation 冷却后,用磁铁吸去机械杂质,粉碎,然后在真空下第二次加热。

 氧化亚铜文献37

更多文献
Zinc supplementation sustained normative neurodevelopment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eruvian infants aged 6-18 months.

J. Nutr. 144(8) , 1298-305, (2014)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prevention of zinc deficiency on cognitive and sensorimotor development during infancy. At 6 mo of age, infants were...

Interplay betwee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mediated by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MCF7.

Biochim. Biophys. Acta 1840(1) , 1-9, (2014)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re well known to generate oxidative stress and deregulate normal cellular activities. Among these, transition metals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CuO NPs) are more compelling...

The induction of biochemical changes in Daphnia magna by CuO and ZnO nanoparticles.

Aquat. Toxicol. 150 , 201-9, (2014)

Whils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on the acute toxicity of nanoparticles (NPs) on invertebrates such as Daphnia magna, few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on the biochemical change...

 氧化亚铜英文别名

MFCD00010974
EINECS 215-270-7
copper(I) oxide
Cuprous oxide
copper(1+) oxide
Curpous oxide
copper,hydrate
copper oxide (Cu2O)
品牌现货直购
推荐供应商:










查看所有供应商和价格请点击:

氧化亚铜生产厂家

氧化亚铜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