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己胺

一般危化品
更新时间:2024-01-02 06:56:30

二环己胺结构式
二环己胺结构式
常用名 二环己胺 英文名 Dicyclohexylamine
CAS号 101-83-7 分子量 181.318
密度 0.9±0.1 g/cm3 沸点 256.1±8.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12H23N 熔点 -2 °C
MSDS 中文版 美版 闪点 96.1±0.0 °C
符号 GHS05 GHS06 GHS09
GHS05, GHS06, GHS09
信号词 Danger

 二环己胺用途


【用途一】
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杀虫剂、酸性气体吸收剂和钢铁防锈剂
【用途二】
用于制造橡胶硫化促进剂、杀虫剂、催化剂、防腐剂等
【用途三】
广泛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制取染料中间体、橡胶促进剂、硝化纤维漆、杀虫剂、催化剂、防腐剂、气相缓蚀剂及燃料抗氧化添加剂等。也用作萃取剂。二环己胺的脂肪酸盐和硫酸盐具有肥皂的去污性能,用于印染和纺织工业。其金属络合物用作油墨、油漆的催化剂。
更多

 二环己胺名称

中文名 十二氢二苯胺
英文名 N-cyclohexylcyclohexanamine
中文别名 二环己胺
英文别名 更多

 二环己胺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0.9±0.1 g/cm3
沸点 256.1±8.0 °C at 760 mmHg
熔点 -2 °C
分子式 C12H23N
分子量 181.318
闪点 96.1±0.0 °C
精确质量 181.183044
PSA 12.03000
LogP 3.69
外观性状 透明至黄色液体
蒸汽密度 6 (vs air)
蒸汽压 0.0±0.5 mmHg at 25°C
折射率 1.488
储存条件

1.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用铁桶密闭包装,净重150kg。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隔绝火源,装卸运输应按易燃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稳定性

1.化学性质:具有仲胺的化学性质。碱性强,能与各种酸生成盐。与酰氯、酸酐、酯等反应得到N酰化物。与对甲磺酰氯反应得到磺胺化合物。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亚硝基胺。与氯氧化物、磺酰氯、三氯化磷、四氯化硅等反应,均可得到卤素取代的衍生物。此外,二环己胺容易与水、乙醇分别生成含结晶水的水合物和醇合物。

2.本品高毒。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臭气,因此,较易被发现。小鼠LD502g/kg,大鼠LD503.49g/kg。二环己胺可经皮肤吸收,引起皮肤过敏和坏疽,蒸气可引起恶心和麻醉,但不会引起血液中毒。据报道二环己胺可引起癌症。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0mg/m3。生产设备应密闭,防止跑、冒、滴、漏。操作现场强制通风,操作人员戴防护用具。

3.稳定性 稳定

4.禁配物 酸类、酰基氯、非氧化性酸、强氧化剂、氯仿

5.聚合危害 不聚合

水溶解性 1 g/L (20 ºC)
凝固点 -2℃
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57.12

2、摩尔体积(cm3/mol):198.2

3、等张比容(90.2K):475.8

4、表面张力(dyne/cm):33.1

5、介电常数:

6、偶极距(10-24cm3):

7、极化率:22.64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4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2

7.重原子数量:1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1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更多

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鱼腥臭。

2.熔点(℃):-0.1

3.沸点(℃):256

4.相对密度(水=1):0.91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6.27

6.饱和蒸气压(kPa):1.60(37.7℃)

7.临界压力(MPa):2.52

8.辛醇/水分配系数:4.370

9.闪点(℃):99(OC)

10.引燃温度(℃):<230

11.爆炸上限(%):5.6

12.爆炸下限(%):0.6

13.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

 二环己胺MSDS

国标编号: 82512
CAS: 101-83-7
中文名称: 二环己胺
英文名称: Dicyclohexylamine
别 名: 十二氢二苯胺
分子式: C12H23N;C6H11NHC6H11
分子量: 181.32
熔 点: -1℃ 沸点:256℃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91;
蒸汽压: 96℃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鱼腥臭
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用 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用作杀虫剂、酸性气体吸收剂、钢铁防锈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本品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可造成永久性视觉损害。皮肤长期反复低浓度接触本品,可引起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73mg/kg(大鼠经口)
致突然袭击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人白细胞200ug/L。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人类不明确。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环己烷氨基磷酸酯和亚稳杂质(胺类)的气相色谱测定[刊,德]/Limacher H.;Tanner H.//Alimenta.-1985,24(2).-33~35 《分析化学文摘 》1987.2.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二环己胺毒性和生态

二环己胺毒理学数据:

1、皮肤/眼睛刺激性:

标准德来塞实验:兔子皮肤接触,2mg/24HREACTION SEVERITY,强烈反应;

标准德来塞实验:兔子眼睛接触,750μg/24HREACTION SEVERITY,强烈反应;

2、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373mg/kg;

小鼠经口LD50:500mg/kg;

小鼠皮下LD50:135mg/kg;

兔子皮下LDLo:500mg/kg;

3、慢性毒性/致癌性:

大鼠经口TDLo:40mg/kg/52W-I;

小鼠皮下TDLo:2404mg/kg/48W-I;

4、致突变性:细胞生成分析试验:人体白细胞,200μg/L;

5、能被皮肤吸收,毒性比环己胺强。其蒸气是一种致痉挛毒物,大量吸入时引起死亡。

6.急性毒性 LD50:373mg/kg(大鼠经口)

7.刺激性

家兔经皮:2mg(24h),重度刺激。

家兔经眼:750μg(24h),重度刺激。

8.致突变性 细胞遗传学分析:人白细胞200μg/L

9.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二环己胺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100:20mg/L(48h)(高体雅罗鱼)

2.生物降解性 活性污泥法,初始浓度100mg/L,2周后降级76.9%。

3.非生物降解性 光解降半衰期为2.9d(理论)

4.生物富集性 BCF:1200(理论)

二环己胺毒性英文版

 二环己胺安全信息

符号 GHS05 GHS06 GHS09
GHS05, GHS06, GHS09
信号词 Danger
危害声明 H301 + H311-H314-H410
警示性声明 P273-P280-P301 + P310 + P330-P303 + P361 + P353-P304 + P340 + P310-P305 + P351 + P338
个人防护装备 Faceshields;full-face respirator (US);Gloves;Goggles;multi-purpose combination respirator cartridge (US);type ABEK (EN14387) respirator filter
危害码 (欧洲) C:Corrosive;N:Dangerousfortheenvironment;
风险声明 (欧洲) R22;R34;R50/53
安全声明 (欧洲) S26-S36/37/39-S45-S60-S61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2565 8/PG 3
WGK德国 2
RTECS号 HY4025000
包装等级 III
危险类别 8
海关编码 2921300090

 二环己胺合成线路

 二环己胺制备

以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高温高压加氢,制得二环己胺。

精制方法:分馏精制。

101-83-7 preparation

 二环己胺海关

海关编码 2921300090
中文概述 2921300090 其他环(烷,烯,萜烯)单胺或多胺(包括其衍生物及它们的盐).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无 最惠国关税:6.5% 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Summary 2921300090 other cyclanic, cyclenic or cyclotherpenic mono- or polyamin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salts thereof。Supervision conditions:None。VAT:17.0%。Tax rebate rate:9.0%。MFN tariff:6.5%。General tariff:30.0%

 二环己胺文献29

更多文献
Evaluation of 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in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J. Chromatogr. A. 1362 , 262-9, (2014)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Q-TOFMS) has been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its applicability in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GC×GC). At a maximum acquisition freque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 matrices (ILMs) for effective pathogenic bacteria analysis in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MS).

Anal. Chim. Acta 767 , 104-11, (2013)

Application of two new series of ionic liquid matrices (ILMs) based on the two most predominantly used conventional organic matrices (Sinapinic acid and 2,5-DHB) in conjugation with various bases (ani...

Retention time prediction of compounds in Grob standard mixture for apolar capillary columns in temperature-programmed gas chromatography.

Anal. Bioanal. Chem 393(1) , 327-34, (200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tension of a previous investigation in which the behavior of nonpolar compounds in temperature-programmed gas chromatographic runs was predicted using thermodynamic (entropy a...

 二环己胺英文别名

biscyclohexylamine
EINECS 202-980-7
Dicyklohexylamin
N-Cyclohexyl-cyclohexylamine
Dicyclohexylamine
Bis(Cyclohexyl)Amine
DCHA
N-Cyclohexylcyclohexanamine
Dicyclohexylamine (DCHA)
MFCD00011658
Dodecahydrodiphenylamine
Cyclohexanamine,N-cyclohexyl
Dicha
N,N-DICYCLOHEXYLAMINE
Cyclohexanamine, N-cyclohex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