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TN1 |
---|---|
英文名 | TN1 |
描述 | TN1 是一种有效的胎儿型血红蛋白 (HbF) 诱导剂。 |
---|---|
相关类别 | |
靶点 |
fetal hemoglobin (HbF)[1] |
体外研究 | 大型化学文库的高通量筛选鉴定出2,6-二氨基取代的嘌呤TN1,其在KU812和K562白血病细胞系中比羟基脲更有效地诱导胎儿血红蛋白(HbF).TN1增加白血病KU812中的HbF蛋白。和K562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在100nM浓度下,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TN1增加γ-球蛋白表达(分别为KU812细胞和K562细胞增加2.9倍和3.7倍)至高于50-100μMHU(1.8和1.9倍增加)。分别在KU812细胞和K562细胞中,第一种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SCD。 TN1介导的HbF诱导的EC50值比HU的低约三个数量级(HU:EC50 =50-100μM; TN1:EC50 = 100nM)。此外,TN1比许多先前报道的小分子HbF诱导剂(包括丁酸钠和其他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更有效。在测试浓度下,TN1以及氯高铁血红蛋白和HU增加γ-球蛋白mRNA转录(大于4倍),表明TN1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增加γ-珠蛋白水平。测量TN1诱导的γ-球蛋白m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时间过程,并且在处理约24小时后均增加。除γ-珠蛋白mRNA外,TN1还诱导β-珠蛋白mRNA,类似于羟基脲[1]。 |
细胞实验 | 在测试化合物存在下PBMC培养的代表性图像。 PBMC在含有0.9%甲基纤维素,30%胎牛血清(FBS),2mM谷氨酰胺,1%去离子牛血清白蛋白(BSA),100μM2-巯基乙醇,10ng重组人(rh)IL-3的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培养。在TN1(30nM)或HU(50μM)存在下,3U / mL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6天。 HU处理导致较小的菌落和对红细胞谱系的成熟抑制; b)在孵育18天后,用DMSO,TN1(30nM)和HU(50μM)处理的HbF与BFU-E集落的Western印迹。 β-肌动蛋白用作内部对照[1]。 |
参考文献 |
分子式 | C29H31N7O2 |
---|---|
分子量 | 509.60 |
储存条件 | Room temperature in continental US; may vary elsew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