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名 | 聚(二甲基硅氧烷),氢化物封端 | CAS号 | 70900-21-9 |
|---|---|---|---|
| 价格 | ¥100.0/25kg | 纯度 | 99.0% |
| 备货期 | 3天 | 库存 | 现货 |
| 产品详情(用途,包装等)
氢基封端的二甲基 (硅氧烷与聚硅氧烷) 是一类在有机硅化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化学结构组成:其主链主要由硅(Si)和氧(O)原子交替连接构成,硅原子上连接有甲基(—CH₃)基团,而链的两端为氢原子(—H)封端,也就是所谓的氢基封端结构。从聚合程度来看,既包含了相对低分子量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也涵盖了分子量更大、聚合程度更高的聚硅氧烷部分,整体结构呈现出不同聚合度的同系物的混合物状态。 分子式表示:通常可以用通式 (CH₃)₂SiO [(CH₃)₂SiO]ₙSiH 来大致表示(n 表示聚合度,且 n 可以取不同数值),不过实际产品往往是多种不同聚合度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物理性质 外观形态:一般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或者黏稠状流体,其具体的状态取决于其聚合度大小以及分子量范围等因素,分子量较低时更趋近于流动性较好的液体,随着分子量增大则逐渐变得更加黏稠。 溶解性: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与众多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溶剂以及氯仿、四氯化碳等卤代烃类溶剂良好相容;在水中溶解性极差,几乎不溶于水,这是由其有机硅的疏水性结构特点所决定的。 沸点和挥发性:沸点范围较宽,小分子的氢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沸点相对较低,具有一定挥发性,随着聚合度增加、分子量增大,沸点升高,挥发性逐渐减弱。 化学性质 反应活性: 氢化硅烷化反应:其氢基(—H)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催化剂(如铂系催化剂等)存在下,能与含有碳 - 碳重键(如烯烃的碳 - 碳双键、炔烃的碳 - 碳叁键)的化合物发生氢化硅烷化反应,通过形成硅 - 碳(Si—C)键,可将有机基团引入到硅氧烷链上,从而实现对其结构和性能的修饰与拓展,常用于合成各类功能化有机硅材料。 缩合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例如存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等),分子间可以通过硅羟基(由硅原子连接羟基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之间的缩合反应,使聚合度进一步增加,实现从低聚物向更高分子量聚硅氧烷的转化,或者形成交联结构,生成硅橡胶等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 稳定性方面:在常温、常规储存条件下相对稳定,但对强氧化剂(如浓硝酸、高锰酸钾溶液等)较为敏感,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硅链结构被破坏;同时,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也可能因水解等反应使其性能发生变化。 合成方法 常见合成途径:一种主要的合成方法是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为起始原料,先通过水解反应生成含有硅羟基的中间体,然后中间体之间发生缩合反应,同时在反应过程中控制条件使得链的两端保留氢基,最终得到氢基封端的二甲基硅氧烷与聚硅氧烷;也可以通过已有低分子量的氢基封端产物,利用上述提到的缩合反应等进一步聚合来增加分子量、调整聚合度,获得不同规格要求的产品。 应用领域
硅橡胶生产:是制造硅橡胶的关键原料之一,通过后续的交联反应等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弹性、耐高温、耐老化等优良性能的硅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如汽车密封件、胶管等)、电子电器领域(如电线电缆绝缘层、按键等)以及医疗器械(如医用导管、密封垫片等)等众多行业。 硅油及功能化有机硅产品:可用于合成各类硅油,如用作润滑油、脱模剂等,发挥其优异的润滑性、脱模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还能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进行功能化修饰,添加如荧光基团、亲水基团等,制得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硅材料,应用于化妆品(如护肤乳液中的硅油成分)、纺织印染(如织物的柔软整理剂)等领域。 密封胶与粘合剂领域:作为基础原料,经配方调整后可制成密封胶、粘合剂等产品,利用其良好的填缝、密封以及粘结性能,满足建筑、航空航天等不同场景下的密封和粘接需求。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