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名 | 芋螺抗皱素 | CAS号 | 936616-33-0 |
|---|---|---|---|
| 价格 | ¥需询单/1mg | 纯度 | 98.0% |
| 备货期 | 15天 | 库存 | 询单 |
| 产品详情(用途,包装等)
分子式:C120H182N38O43S6 分子量:3034.37 芋螺毒素(conotoxin或conopeptide,或CTX),由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芋螺(Conus)的毒液管和毒囊内壁的毒腺所分泌,由许多单一毒肽组成的鸡尾酒样的混合毒素,主要成分是一些对不同离子通道及神经受体高专一性的活性多肽化合物。每种芋螺的毒液中可能含50~200个活性多肽。不同种芋螺所含活性肽各不相同,即使同种芋螺因海域不同,其毒素成分也可存在差别,理论上估计有5万多种不同活性肽存在于芋螺毒液中。芋螺毒素多数由10~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富含两对或三对二硫键,是发现的最小核酸编码的动物神经毒素肽,也是二硫键密度 的小肽,可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和受体的类型及亚型。 与其他天然肽类毒素相比,芋螺毒素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稳定、高活性、高选择性及易于合成等突出优点。它们能特异性地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及其他神经递质的各种受体亚型,以及钙、钠、钾等多种离子通道,不仅可直接作为药物,还可作为理想的分子模板用于发展新药先导化合物,对研究神经生物学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的疾病 范围包括慢性疼痛、癫痫、心血管疾病、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痉挛、癌症以及中风等。多种具有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芋螺毒素应用于临床麻醉手术的辅助药物也在进行研究,喉部肌肉的快速麻痹有助于气管内插管等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