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名 | 二氧化锰 | CAS号 | 1313-13-9 |
---|---|---|---|
价格 | ¥需询单/25kg | 纯度 | 85.0% |
备货期 | 需询单 | 库存 | 询单 |
产品详情(用途,包装等)
中文名: 二氧化锰 英文名: manganese dioxide 化学式: MnO₂ 分子量: 86.94 CAS登录号: 1313-13-9 EINECS登录号: 215-202-6 熔 点: 无熔点 沸 点: 无 水溶性: 不易溶于水 密 度: 根据不同晶型而定 外 观: 黑色、棕黑色的层状、粉末状、大颗粒状固体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 黑色或黑棕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 分解温度 535℃
相对密度(水=1) 5.03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硝酸。 [1] 化学性质 酸碱性:二氧化锰是两性氧化物,它是一种常温下非常稳定的黑色粉末状固体,可作为干电池的去极化剂。在实验室常利用它的氧化性,和浓HCl作用以制取氯气: 二氧化锰在酸性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 二氧化锰是[MnO₂]八面体,氧原子在八面体角顶上,锰原子在八面体中, [MnO₂]八面体共棱连接形成单链或双链,这些链和其它链共顶,形成空隙的隧道结构,八面体或成六方密堆积,或成立方密堆积。 二氧化锰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存在对应的BaMnO3或者SrMnO3这样的钙钛矿结构的形式上的盐(通过熔碱体系中的化合反应得到) [2] ,也存在四氯化锰。 遇还原剂时,表现为氧化性。如将二氧化锰放到氢气流中加热至1400K得到氧化锰;将二氧化锰放在氨气流中加热,得到棕黑色的三氧化二锰;将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则得到l氯化锰、氯气和水。 遇强氧化剂时,还表现为还原性。如将二氧化锰,碳酸钾和硝酸钾或氯酸钾混合熔融,可得到暗绿色熔体,将熔体溶于水冷却可得六价锰的化合物锰酸钾。在酸件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 强氧化剂,自身不燃烧,但助燃,不要和易燃物放置一起。 [3] 在氯酸钾[KClO3]分解、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反应中作催 [2] 化剂: 英文别名 BLACK MANGANESE OXIDE; MANGANESE(+4)OXIDE; MANGANESE BIOXIDE; MANGANESE DIOXIDE; MANGANESE DIOXIDE, ACTIVATED; MANGANESE (IV) DIOXIDE; MANGANESE(IV) OXIDE ACTIVATED; MANGANESE(IV) OXIDE ON CARRIER; MANGANESE OXIDE; C.I. 77728 EINECS215-202-6 化学式MnO₂ 分子量86.94 作用用途 应用领域 用作干电池去极剂,合成工业的催化剂和氧化剂,玻璃工业和搪瓷工业的着色剂、消色剂、脱铁剂等。用于制造金属锰、特种合金、锰铁铸件、防毒面具和电子材料铁氧体 等。另外,还可用于橡胶工业以增加橡胶的粘性。还可在化学实验中用做催化剂。 [7] 有机合成用途 二氧化锰在有机化学之中十分有用。被用于氧化物的二氧化锰的形态不一,因为二氧化锰有多个结晶形态,化学式可以写成MnO₂-x(H₂O)n,其中x介乎0至0.5之间,而n可以大于0。二氧化锰可在不同pH下的高锰酸钾(KMnO₄)和硫酸锰(MnSO₄)的反应之中产生。啡色的二氧化锰沉淀物很干和很活跃。最有效的有机溶包括芳香性物质、四氯化碳、醚、四氢呋喃和酯类等。 其中一个二氧化锰专用的化学反应是将醇类转化为醛类。即使该醇类中有双键,也不会被二氧化锰所氧化:cis-RCH=CHCH2OH + MnO2 → cis-RCH=CHCHO + H2O + MnO 当中的产物即使有多活跃也不会再被氧化。二醇类可被二氧化锰氧化为二醛。其他二氧化锰的反应极之多,可用在氧化出胺、芳香物和三醇等。 [7] 实验室用途 用做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制氧气时的催化剂。 用做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时的催化剂。 与单质铝粉发生铝热反应,制得锰。 用作颜料、黄色玻璃等。 与热的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与熔融苛性钾(氢氧化钾)在空气中反应制取锰酸钾。 高锰酸钾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作为高锰酸钾的自催化剂。 [7] 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8] 一等品 合格品 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90 88 总锰(Mn)质量分数/%≥ 59 58 铁(Fe)/%≤ 0.35 水分/%≤ 3.0 酸不溶物/%≤ 0.3 0.4 碱和碱土金属/%≤ 2.0 pH值 5~7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锥体外系统工业生产中急性中毒少见,若短时间吸入大量该品烟尘,可发生“金属烟热”,病人出现头痛、恶心、寒战、高热、大汗。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的精神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锥体外系受损表现有肌张力增高、震颤、言语障碍、步态异常等。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刺激性。 [1]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1]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1]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 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1] 安全术语 S25Avoid contact with eyes. 避免眼睛接触。 安全性 R20/22Harmful by inhalatio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及吞食有害。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