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丁酯(BA)

一般危化品
更新时间:2024-01-02 22:13:09

丙烯酸丁酯(BA)结构式
丙烯酸丁酯(BA)结构式
常用名 丙烯酸丁酯(BA) 英文名 butyl acrylate
CAS号 141-32-2 分子量 128.169
密度 0.9±0.1 g/cm3 沸点 145.9±9.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7H12O2 熔点 -69 °C
MSDS 中文版 美版 闪点 39.4±0.0 °C
符号 GHS02 GHS07
GHS02, GHS07
信号词 Warning

 丙烯酸丁酯(BA)用途


用途一:主要用于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涂料、胶粘剂等 
用途二:丙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以及甲酯、乙酯、2-乙基己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用途三:用作聚合物和树脂的单体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更多

 丙烯酸丁酯(BA)名称

中文名 丙烯酸丁酯
英文名 Butyl acrylate
中文别名 丙烯酸正丁酯 | 正丁基丙烯酸酯 | 丙烯酸叔丁酯 | 2-丙烯酸丁酯 | 丙烯酸丁酯(BA)
英文别名 更多

 丙烯酸丁酯(BA)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0.9±0.1 g/cm3
沸点 145.9±9.0 °C at 760 mmHg
熔点 -69 °C
分子式 C7H12O2
分子量 128.169
闪点 39.4±0.0 °C
精确质量 128.083725
PSA 26.30000
LogP 2.39
外观性状 透明无色液体
蒸汽密度 >1 (vs air)
蒸汽压 4.8±0.3 mmHg at 25°C
折射率 1.418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稳定性

1.稳定性 稳定

2.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强酸

3.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光照、接触空气

4.聚合危害 聚合

水溶解性 1.4 g/L (20 ºC)
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35.97

2、摩尔体积(cm3/mol):142.6

3、等张比容(90.2K):324.3

4、表面张力(dyne/cm):26.7

5、极化率(10-24cm3):14.26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7.重原子数量:9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97.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更多

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水果香味。

2.熔点(℃):-64.6

3.沸点(℃):145~149

4.相对密度(水=1):0.90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42

6.饱和蒸气压(kPa):0.43(20℃)

7.燃烧热(kJ/mol):-4073.2

8.临界温度(℃):327

9.临界压力(MPa):2.94

10.辛醇/水分配系数:2.38

11.闪点(℃):36

12.引燃温度(℃):267~292

13.爆炸上限(%):9.9

14.爆炸下限(%):1.3

15.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16.黏度(mPa·s,20ºC):0.90

17.黏度(mPa·s,25ºC):0.81

18.黏度(mPa·s,40ºC):0.70

19.闪点(ºC,开口):47

20.闪点(ºC,闭口):41

21.蒸气压(kPa,0ºC):0.14

22.蒸气压(kPa,20ºC):0.44

23.蒸气压(kPa,50ºC):2.82

24.蒸气压(kPa,100ºC):21.9

25.相对密度(25℃,4℃):0.8934

26.常温折射率(n25):1.4156

27.溶度参数(J·cm-3)0.5:17.121

28.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1.131×1010

29.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80.170

 丙烯酸丁酯(BA)MSDS

国标编号: 33601
CAS: 141-32-2
中文名称: 丙烯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 n-butyl acrylate
别 名: 丙烯酸丁酯
分子式: C7H12O2;CH2CHCOO(CH2)3CH3
分子量: 128. 17
熔 点: -64.6℃ 沸点:145.7?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9;
蒸汽压: 37℃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用 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粘合剂、乳化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 50900mg/kg(大鼠经口);2000mg/kg(兔经皮);LC 5014305mg/m 3,4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mg(24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 0):135ppm(6小时)(孕6~15天), 植入后死亡率升高。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人类无可靠数据。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WS/T161-1999,作业场所空气)
空气中微量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鉴定(气相色谱法)[刊俄]/Ozhandzhapanyan A.N.;Puzyan E.A .//ГИГ.ca HИT.-1988,(11).-43~45 《分析化学文摘 》1992-1993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1mg/L
前苏联(1975) 污水排放标准 60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丙烯酸丁酯(BA)毒性和生态

丙烯酸丁酯(BA)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900mg/kg(大鼠经口);5880mg/kg(小鼠经口);1800mg/kg(兔经皮)

LC50:14305mg/m3;2730ppm(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

家兔经皮:10mg(24h),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

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3.其他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135ppm(6h)(孕6~15d),植入后死亡率升高。

丙烯酸丁酯(BA)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23mg/L(48h)(圆腹雅罗鱼);5mg/L(72h)(金鱼)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厌氧生物降解(h):96~672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2.3~23

一级水解半衰期(h):3.07×105

丙烯酸丁酯(BA)毒性英文版

 丙烯酸丁酯(BA)安全信息

符号 GHS02 GHS07
GHS02, GHS07
信号词 Warning
危害声明 H226-H302 + H312 + H332-H315-H317-H319-H335-H412
警示性声明 P261-P273-P280-P305 + P351 + P338
个人防护装备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respirator (US);Gloves;multi-purpose combination respirator cartridge (US);type ABEK (EN14387) respirator filter
危害码 (欧洲) Xi:Irritant
风险声明 (欧洲) R10;R36/37/38;R43
安全声明 (欧洲) S16-S25-S37-S61-S9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1993 3/PG 2
WGK德国 2
RTECS号 UD3150000
包装等级 III
危险类别 3
海关编码 2916129000

 丙烯酸丁酯(BA)合成线路

 丙烯酸丁酯(BA)制备

丙烯酸酯的生产方法有丙烯腈水解法,β-丙内酯法、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氰乙醇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

1.氰乙醇法 以氯乙醇和氰化钠为原料,反应生成氰乙醇、氰乙醇在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丙烯酸。

2.丙烯腈水解法 由于丙烯腈来源丰富,便发展了用丙烯腈作原料生产丙烯酸酯的方法。现已工业化的方法有Societe Ugine法和Standard Oil Co(O-hio)法。将丙烯腈与硫酸一起加热到90℃,使丙烯腈水解成丙烯酰胺的硫酸盐,硫酸盐进一步酯化生成丙烯酸酯。近年有专利报道,以丙烯腈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生产,酯的收率可达95%。

141-32-2 preparation

3.β-丙内酯法 以乙酸(或丙酮)为原料,磷酸三乙酯为催化剂,在625-730℃下裂解生成乙烯酮。然后与无水甲醋在AICI3或BF3催化剂存在下,在25℃进行气相反应,生成β-丙内酯:如目的产物是丙烯酸,则将丙内酯与热的100%磷酸接触,便异构成丙烯酸;若目的产物是丙烯酸酯,则粗丙内酯可不经提纯,直接与相应的醇及硫酸反应。

141-32-2 preparation

4.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eppe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两种方法使乙炔、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反应合成丙烯酸或丙烯酯。即“化学计量法”和“催化法”,后来经过发展成为Rohm&Hass公司在生产中采用的改进的雷佩法和Dow-Badiche公司采用的高压雷佩法。

(1)化学计量法 此方法是使乙炔、羰基镍(提供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在比较温和条件下(40℃,0.101MPa)反应,生成丙烯酸或丙烯酸酯:

141-32-2 preparation

(2)催化法 乙炔、一氧化碳、醇在羰基镍催化剂存在下,于150℃、1.50-3MPa下进行反应制得丙烯酸酯:

141-32-2 preparation

(3)改良雷佩法 此法是上述两法的结合,在化学计量法反应开始后,通入一氧化碳和乙炔,反应即可连续进行,反应所需的一氧化碳有80%可用气体一氧化碳,而羰基镍只需提供20%。(4)高压雷佩法 此法的特点是用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反应所需的乙炔先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这样可减少高压处理乙炔的危险,同时不用羰基镍,只需用镍盐作催化剂,在200-225℃和8.11-10.13MPa下进行反应。(5)丙烯直接氧化法 丙烯气相空气催化氧化法是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类的最新方法。原料消耗定额:丙烯酸770kg/t、正丁醇610kg/t。

5.制法:

于装有韦氏分馏柱(带蒸馏装置)、搅拌器、通气导管的反应瓶中,加入正丁醇371g(5.0mol),丙烯酸甲酯(2)861g(10.0mol),对苯二酚20g和对甲苯磺酸10g,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搅拌下油浴加热回流。首先蒸出的是甲醇-丙烯酸甲酯的共沸物(62~63℃),控制蒸馏头温度不超过65℃。约8~10h当甲醇的产生很缓慢时,减压蒸出过量的丙烯酸甲酯,而后减压收集39℃/1.33kPa的馏分,得丙烯酸正丁酯(1)500~600g,收率78%~94%。注:①该方法采用了酯过量的方法进行酯交换反应,酯回收后可循环使用。利用该方法可以合成如下各种酯(表I-9-1 参考书485页)。

 丙烯酸丁酯(BA)海关

海关编码 2916129000
中文概述 2916129000 其他丙烯酸酯.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无 最惠国关税:6.5% 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丙烯酸、丙烯酸盐或酯应报明包装
Summary 2916129000 other esters of acrylic acid VAT:17.0% Tax rebate rate:9.0% Supervision conditions:none MFN tariff:6.5% General tariff:30.0%

 丙烯酸丁酯(BA)文献41

更多文献
Interaction of intraocular lenses with fibronectin and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Effec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ging.

J. Biomed. Mater. Res. A 103 , 3843-51, (20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interactions between hydrophobic acrylate intraocular lenses (IOLs) and their bi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len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g...

Carbohydrate-Specific Uptake of Fucosylated Polymeric Micelles by Different Cancer Cell Lines.

Biomacromolecules 16 , 1948-57, (2015)

Inspired by upregulated levels of fucosylated proteins on the surfaces of multiple types of cancer cells, micelles carrying β-l-fucose and β-d-glucose were prepared. A range of block copolymers were s...

Effect of Relative Arrangement of Cationic and Lipophilic Moieties on Hemolyt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PEGylated Polyacrylates.

Int. J. Mol. Sci. 16 , 23867-80, (2015)

Synthetic amphiphilic polyme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potentially efficient agents to combat widespread deadly infections involving antibiotic resistant superbugs. Incorpor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

 丙烯酸丁酯(BA)英文别名

Butyl 2-propenoate
Acrylic acid butyl ester (8CI)
n-butyl propenoate
Butyl acrylate,stabilized
MFCD00008809
butyl prop-2-enoate
1-butylacrylate
Acrylic acid n-butyl ester
Butyl propenoate
acrylic acid butyl ester
Acrylic acid, butyl ester
butyl acrylate
n-butyl acrylate
EINECS 216-768-7
2-Propenoic acid, butyl ester
Acrylic acid, n-butyl ester
UNII-705NM8U35V
butyl-2-propenoate
2-Propenoic acid butyl ester
4-02-00-01463 (Beilstein Handbook Reference)
MFCD00009446
acrylatedebutyle